疫情难阻学习热情,双师模式首次上线
随着各地疫情阶段性好转,一切慢慢恢复正常,首席组织官见缝插针于7月8-9日在北京进行了《如何塑造文化课?关键中三路》公开课。
然而,在开课前一天,一些外地学员因为“绿码”难求,被拦在了路上。但是,消失的上半年,已经让很多组织工作迫在眉睫,不能再推迟了。
于是,我们急中生智,在课前1天紧急启动了“双师模式”,实现线下+线上、异地联动。首席组织官派出一名顾问,到客户现场答疑解惑、组织讨论及提问等。我们的技术支持人员迅速打通了双屏幕授课的方式(一块屏幕是PPT内容,另外一屏幕捕捉现场的讲师及学员),提高线上学员的现场感。
双师模式授课现场
两天下来,效果不错。
来看看我们线上+线下大合影。
是不是无缝连接?
课堂洞见回顾
中三路是化“玄学”为“工程”的关键。
经营管理原则是修正纸面使命愿景价值观的那把刀。
要想塑造文化,必须从组织的问题和需求出发;平衡外部适应性和内部整合性,要上三路、中三路和下三路自洽,要过去、现在和未来自洽。
上中下三路,编织一张“文化网”,总有一款适合你。
通过关键流程机制系统刻意练习、集体修炼,才能使得价值观真正落地。
将价值观、原则融入人员能力标准,形成无意识的人才审美。
听听学员怎么说?
一、对课程内容的收获
通过对企业文化塑造上中下三路的学习,了解了企业文化塑造的理念、形式及具体实操方案,强化了对企业文化塑造的系统认知。
上三路(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)的提炼,既要结合外部竞争环境,讲求外部适应,又要注重内部整合,注重内外结合才能更好的塑造适合本公司的文化。
中三路起到承接作用,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关键,要将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融入公司流程、机制和体系。
企业文化和公司业务相互融合;中三路文化塑造,要结合公司的现状和痛点,提炼出经营管理原则,将经营管理原则落地。
塑造文化要强化价值观敏锐度,把握好上中下三路的承接和平衡,上三路需要超越性和战略性、中三路需要理性和系统性、下三路需要感性和操作性(文化案例故事要有情感的反差和张力),要有质量的行动。
外部适应大于内部整合。
企业文化是习得而来的,不是想出来的。
愿景除了业务愿景还要组织愿景,而且组织愿景要对人有触动。
构建中三路,夯实腰部力量。
文化要有延续性,不能太激进。
解决问题不仅要基于需求和问题,还要基于未来的需求出发。
当文化和价值观产生冲突和矛盾时 ,还可以从能力出发。
做文化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。
文化要基于企业的成功和客户的满意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,化玄学为工程。
二、双师模式带来的便利和好处
相较于纯线上课程,双师模式,一定程度提升了学员线上学习的专注度,淡化了空间距离。
相较于纯线上课程,双师模式,有老师到现场主持整场培训,并且组织现场解疑答惑和互动,有助于线上线下课堂融合。
三、当前市场环境下组织团队培训的目的
打铁还需自身硬,不断修炼好企业内功,让组织更高效,更强大,才能适应新的发展环境。
提升中高层对文化塑造的重要性认知,让大家认识到文化塑造与业务发展的连接性,塑造中高管文化践行的主人公意识。
让中高层掌握文化塑造的系统路径,助推企业有目标有策略有方法地进行文化落地。
……
疫情也无法阻隔学习的热情,首席组织官将继续为企业领导团队提供系列专业课程:
高浓度、体系化的线下公开课
强互动、高管团队集体进修的线下特训营
突破地域局限,深度学习和研讨的线上训练营